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大众号“刘言飞语”(ID:liufeinotes),作者刘言飞语,36氪经授权发布。
周末来重庆和成都参与出书社跟书店协作的活动,结合我之前出书书本的阅历,跟我们共享下关于书店用户和产品的一些调查和考虑。
1 关于书的消费商场
上一年实体书的商场是 894 亿,比起 2017 年增加 11%,增速不低。可是实体书商场开展不代表实体书店的开展,首要原因便是:电商。
在电商途径,图书一直是“流量型”产品,从亚马逊到京东天猫,莫不如此。流量型产品指的是,靠这种贱价普适的产品招引用户,带动其他的品类消费。
所谓羊毛出在猪身上,电商途径就会尽或许对图书压价,毫不介意书是不是能挣钱。身边不少朋友都现已习气了各种购物节的时分半价下手一大堆书,这些书确实都是赔本在卖的。
别的,电商途径现已变成了图书售卖的中心途径,有充沛的议价权。电商途径从出书社拿书,价格乃至会低于传统书店,比方能到六折的程度。然后再对图书压价,四五折是很常见的。对书店来说,七折卖都或许亏钱,所以价格上毫无竞赛力。
顺嘴提一句,现在书本定价水涨船高,跟电商途径的压价不无关系。自由商场里,价格必定会趋于合理。曩昔 30 块钱买到的书(定价也是 30),现在仍然大都是 30 块钱到手(但定价或许是 60)。
2 关于用户消费心思和行为
用户在图书方面的消费心思和行为,有两个首要特征。
榜首,比价。
虽然看似书店跟奶茶店、咖啡店、服装店同属实体消费品的店肆,可是书店售卖的产品是标品,并且是全国共同的标品。别的,消费场景和运用场景也是分裂的,没人会买完书立马就要看完。
这两者会导致相同的成果。重庆最大书店之一精典书店的老板告诉我,到他们书店的顾客,绝大多数都是翻了半响,觉得某一本书真的不错,掏出手机,随手就在淘宝/京东下单了。
因为在哪买都是相同的产品;以及不着急现在就阅览。
类比奶茶店,不同在于,不同奶茶店的口味是有很大差异的,能够有品牌价值;顾客买奶茶是即时的需求,要立刻运用。书则是标品,在书店买,没太大竞赛力。
第二,低频。
国人遍及没有爱读书的习气,再加上人人都有手机,有碎片化阅览的各种产品,就更没有耐性读书了。不少人哪怕想要读书,也是从某些“拆书”类的常识付费产品中去取得中心思维,而不会自己买书读。
别的,实体书店的用户一般都是中产(一二线城市的大型书店底子都面向白领、中产人群),哪怕他们有读书的习气,也往往都是低频消费,都是半个月乃至一个月读一本书。相同类比奶茶店,频次之低可想而知。
关于不少互联网从业者或习气了电子阅览的用户来说,实体书很不便利。连网购都不会,更不用说在实体店买书了。像我自己几回到实体书店,都是到咖啡馆歇息,或许调查下书店的展位,了解下畅销书行情。要说最终一次买书,现已是几年前的作业了。
3 关于商业形式
本钱
从本钱看,最大头的或许是装饰。
实体书店无法在价格上跟电商途径竞赛,为了保住人流量,就会在“装饰”上下功夫。各种书店不吝花巨资制作,做得十分高端精美。
不少书店都是自动力求变成“网红书店”,这种书店会招引许多网红来摄影。书店不盼望她们买书,而是期望她们在小红书或许抖音传达,这样能招引更多人来逛书店。
(各地书店,都是网红打卡圣地。)
(百度搜“最美书店”,有 600 多万成果。)
精典书店的老板告诉我他的装饰费,仍是让我很吃惊的。光靠卖书的话,不知道多少年才干回本。
很有意思的是,大多数实体书店在商场里都是有不小的议价权的,所以对书店来说,店租本钱并不高。乃至许多商场会自动降租金、免租金、给各种优惠,来招引书店入驻。因为逛书店虽然对书店的商业价值不大,但人流量能提高商场全体获客;别的有的商场也需求有高逼格的文明品牌镇场。
收入
考虑到刚刚说的,昂扬的装饰费、和极低的实体书消费转化,绝大多数书店只靠卖书的商业形式,是必定亏钱的。
刚刚说了,书店拿到出书社的价格本就不低,不打折又卖不出去,所以一本书上,能赚 10 块钱就现已是不少了。想象下这种实体书店,一天假设能卖 100 本书,也就只要 1000 的收入,自然是巨亏的。
因而书店也不得不力求转型,跟电商途径学习怎么做“羊毛出在猪身上”的商业形式。
书店的目标群体是中产,又有杰出的线下场所。就天然延伸出了一些消费形式。
咖啡馆是最常见的。西西弗书店自称首要营收便是源自饮品出售。对顾客来说,体会价值相似咖啡馆。因为能够随意借书看,或许带小孩借童书看,有时用户价值会更高。
相似的,有的书店也有快餐厅和茶馆。不过像这种,许多都是协作形式的,即找一个调性也不错的连锁店或当地特色店协作。这样的协作,是不是能多摊掉装饰和运营书店的本钱,还未可知。
我听到的“半城山下”民宿品牌的商业形式,也很像,民宿自身因为装饰和运营本钱,其实十分薄利。但民宿衍生的服务,像民宿邻近的面包店、便利店、咖啡馆,赢利是比较厚的,所以就能够有一个生态,哪里有民宿,都能够连锁开一堆这些店肆。
售卖文创产品则是另一种形式。现在的书店处处都是这样的文具、纪念品,因为这些产品并非标品,有理性消费的成分,所以赢利能够比书本厚得多。
(我在成都文轩 BOOKS 拍下的艺术品展位。)
我在北京去过许多西西弗的书店,边作业边读书。发现带小孩去书店和隶属咖啡馆的家长特别多。后来许多书店也开端探究“从孩子身上挣钱”这一形式了。
相较于那种单纯的托儿所和游戏室,书店的儿童活动区能够看书,会比较对中产白领的食欲。周末带孩子在这里,自己喝咖啡看书,小孩自己去玩(阻隔区有专人保护),是个不错的挑选。
这种场景下,付费志愿是极高的。比起买书,要好得多。所以不少书店都在供给亲子体会活动,招引家长。
这些新的形式,都是一些多年老店或许职业巨子在测验。没有安定的现金流,个人的小书店创业,仍是很难的。
4 出书社和作者
实体书店的空间变小,其实出书社的赢利也很薄。像中信做到龙头老大的位置了,每年出书一大批畅销书,在出书职业风生水起,一年的码洋也就 20 亿。
出书社的毛利其实也很低,大约也只要 10% 左右,因而这样一家龙头出书社,一年的毛利也才只要 2 亿。比起其它许多消费品商场来说,算是很小了。
如前文所述,议价权往往又掐在途径(电商途径为主)手上,出书社的生存空间只能靠提定价来处理。
作者也是如此。比起自媒体作者来说,实体书的作者几乎穷酸。一本书,印 10 万本现已算是畅销了(在互联网的笔直范畴,10 万现已算是百里挑一),但作者的版税一般只要 8%-10%,再去掉所得税,假设定价 50,到手也便是 40 万的姿态。
大多数作者,都底子到不了这个印数。哪怕到了这个印数,还会遇到继续输出才干。小说倒还好,互联网产品、运营、技能的作者两三年以上的作业经验才干沉积出满足的内容,而 40 万均摊到两三年里,本就不算什么了,何况在写完后,没有作业,也就没有沉积了。
因而我还没有见过互联网专业书本的作者以写书为生(以常识付费为生的却是有,究竟收益巨大。不过聊下来,他们也都往往忧虑内容输出的继续性)。现在的作者大都也是为了别的的意图,比方个人品牌、职业影响力,或许协助新人的情怀,等等,才去写书的。
5 未来的出书职业和实体书店
我自己的猜测是,比及人人从小就会用手机,习气了用电子教材学习、电子书阅览后,在电子屏幕上阅览必定会是常态。
那时分的出书职业必定还会存在,只不过形状应该会发作大的改变。跟碎片化的内容相对的,读者总会需求高品质、完成度高的书本,出书社、修改的价值必定还会存在,仅仅载体恐怕大都变成电子书。
那时,买实体书会像现在某些人仍然喜爱写信交笔友、仍然喜爱用现金相同,将会是归于上个时代的人,养成的特别生活习气。书店也将变成更小众的需求,与其说是零售店,不如说是体会店了。实体书假如不再是电商途径的重要流量进口,或许反而留给许多实体店时机。
6 结语
最终想说几句跟主题无关的慨叹。
这次参与活动,也逛了挺久书店。翻阅了一些书,深感许多都值得一看,而自己平常太懒,读书太少。
比起现在的出书物,大多数大众号文章和常识付费产品虽然信息时效高,但信息质量仍是差的、信息密度仍是低的。自叹人丑就该多读书。与君共勉。
期望能帮到你。